是時候向青春致敬

最近,有機會回到母校與師妹分享。在預備時,我沉醉在一段段美麗的回憶中,差不多全都是發生在課堂以外的難忘經歷,也浮現出及很多觸動過我生命的面孔,當中有老師、有同學。我不禁重新思考中學生涯究竟是甚麼一回事?

 

我想,中小學最重要的使命,就是提供一個良好、安全的環境,讓學生接受教育,健康成長。那麼,「教育」又是甚麼?英國數學家、哲學家和教育理論家懷海德(1861-1947)說:「忘記課堂上所學的一切,剩下來的就是教育。」(老師聽起來也有幾分傷感吧!)其實,他的意思並非指知識不重要,只是強調「知識的細節是很容易忘記的,一旦需要它們,是很容易在書中(如今大概是網上)查到的。所以,把精力放在記住知識的細節,可說是既吃力又無價值。假設你把課堂上所學的東西全部忘記,而結果甚麼也沒有剩下,那就意味着你是白受了教育。」換句話來說,懷海德認為學習中傳遞的價值、思考的培育才是恆久、無可替代。

 

在今天急劇變化的世界,他的話更顯得一針見血。有誰想到2007年蘋果推出第一部iPhone,同年又誕生了Android、Kindle?短短十年間,手機和隨之而來無數的數碼軟件,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和工作的模式?

 

教育本應是為了培養學生面對甚至創造未來,可惜今天絕大部分的教育目標,只是努力地為塑造一批又一批為了適應現實的學生,試問他們又怎能擺脫狹隘,自由地馳騁於通往未來的大道上?在這加速的世代,中學時期實在是一個最好的空間,去鍛煉青少年的獨立思考,並打開他們心靈的大門──吸收、沉澱、內化,建構好自己一套的價值觀或信念,幫助大家在面對抉擇時能有所適從,擁抱理想,發揮所長。一離開中學的校園,無疑我們是相對自由了,某程度也長大了,但更多的自主同時等於更大的責任,我們必須為自己的人生作出種種的抉擇。故此,無論是法國哲學家沙特或亞馬遜創辦人Jeff Bezos,均一再提醒我們:We are our choices!

 

感謝昔日所有曾經陪我走過青葱歲月的老師和同學,是你們的身教和同行讓我領略到甚麼是真、是善、是美,給我力量忠於所信,活出所是,毋負教育的初衷!

 

 

撰文:萬樂人

突破機構總幹事

電郵:eacorp@breakthrough.org.hk